- 2025年11月06日
- 星期四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公告,决定对境外特定的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措施明确指出,不会允许向那些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及关注名单的进口商和最终用户的出口申请。这意味着,对于一些战略性极强的国家和企业,中国开始采取更为严厉的管控措施,尤其是涉及到军事用途的出口。
这番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欧洲积攒三年半的矛盾潘多拉魔盒,也让外界看清一个残酷现实:欧洲的对乌援助早已捉襟见肘,而寻找“替罪羊”的游戏或许才刚刚开始。默克尔的表态细节充满时间线的巧合。她明确提到,2021年自己提议在欧盟与普京之间搭建新对话平台,却遭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的强烈抵制。“这终究未能实现。后来我不再担任总理职务,再后来特别军事行动就开始了。”
几乎同一时间,中国传来重磅消息:应朝鲜劳动党中央和政府邀请,中方代表将率党政代表团于10月9日至11日出席庆典,并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则消息震动国际舆论——上一次中国总理访朝还是16年前,在建党80周年这个关键节点,中方派出如此高规格代表团,意义早已超越普通庆典出席。
一、库皮扬斯克围城战:乌军防御体系的“崩塌前夜”库皮扬斯克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作为哈尔科夫州与顿巴斯地区的交通枢纽,控制该城意味着切断乌军东北部战线的补给命脉。俄军此次行动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术协同性:一方面,通过持续炮击与突击部队推进,逐步压缩乌军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利用无人机与电子战设备封锁道路,使乌军后勤陷入瘫痪。据军事专家安德烈·马罗奇科透露,乌军指挥部已将高级军官从谢韦列斯克撤至顿涅茨克后方,仅留普通士兵坚守阵地——这一决策虽出于保护指挥层的考虑,却暴露了乌军“弃卒保车”的无奈。
普京表示“对遇难者家属表示深切哀悼”,愿意提供所有必要补偿,强调事故的首要因素是当时空中曾有乌克兰无人机,其次是俄罗斯防空系统的技术故障,客机是在大约10米外被导弹爆炸的碎片击中,而不是导弹战斗部直接击中,并宣称阿塞拜疆客机机组曾收到在马哈奇卡拉机场降落的建议,但机组人员最终决定飞往哈萨克斯坦。
我们要明确的是,与以往的停火协议相比,这次的安排显得尤为特殊。依照特朗普提出的“20点和平方案”,双方不仅同意停火,还将踏上撤军和人质交换的道路。根据以色列媒体的报道,以军将在未来的24小时内部分撤离,加沙的控制权也将发生变化。这一变化标志着哈马斯首次重新获得对加沙大城市的控制,这无疑是他们近年来斗争的一个阶段性胜利。
川普和普京的“双普会”召开在即,生怕欧盟和乌克兰会在谈判桌上被卖的欧洲人,现在个个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欧洲媒体普遍担心,这次“双普会”的结果有可能会影响到眼下的战场局势,本来泽连斯基那边的日子就已经很不好过了,要是川普到时大手一挥,再在乌克兰的地图上给普京切块饼,那俄乌战局恐怕就要彻底倒向俄罗斯一边了。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