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居然之家实控人跳楼再回顾:中国商业界的一个悲怆注脚

2025年10月中旬,居然智家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45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归属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45.52%,扣非净利润3.64亿元,同比下降46.03%。

2025年10月中旬,居然智家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45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归属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45.52%,扣非净利润3.64亿元,同比下降46.03%。

这是居然之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 CEO 汪林朋被留置6个月之后、跳楼近三个月之后发表的首份半年报。从这份半年报可以看出,居然之家今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双双近乎腰斩,原因是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租赁及加盟管理业务上半年大幅减少。

居然之家实控人跳楼再回顾:中国商业界的一个悲怆注脚

图源:搜狐焦点家居

从企业经营情况来看,汪先生的去世给居然之家留下一个烂摊子。

居然智家财报净利腰斩

根据居然智家半年报,上半年营收与净利双双近乎腰斩,原因据财报,其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租赁及加盟管理业务上半年大幅减少。2025年上半年,居然智家租赁及加盟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为26亿元,同比减少19.65%,占总营收的比重已降至40.34%,毛利率同比减少5.61%至47.24%。

实际上该项收入减少并非自今年始。Wind数据显示,该业务营收从2021年的82.06亿元降至2024年的59.7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也从62.78%萎缩至46.06%。

而除了这项主要收入,居然智家的业绩承压并非短期现象,纵向对比其近四年的中期业绩可见,2021 年是其营收顶点,共实现营收 130.71 亿元,同比增幅达 44.88%,净利润为 23.03 亿元,同比增长 69.76%,此后就开始走下坡路。2022 年营收降至 129.83 亿元,同比下降 0.68%,净利润为 16.48 亿元,同比下滑 28.45%。到2023 年营收为 135.12 亿元,实现 4.08% 的增长,净利润却仅为 13.00 亿元,同比减少 21.10% 。

尤其是归属净利润,从2022年上半年的10.50亿元,一路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28亿元,同期同比降幅也从-5.55%扩大至-45.52%。

展开全文

净利下滑的背后是毛利的下滑。数据显示,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46.28%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23.85%。

根据半年报,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短期借款合计41.31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03亿,现金短债比为0.26。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为13亿元 ,有息负债为69.49亿元,有息负债是货币资金的5倍多。

此外,居然智家筹资性现金流净额呈现持续净流出的趋势,2023上半年-2025年上半年,该指标分别为-12.51亿元、-9.49亿元、-14.09亿元,公司存在一定再融资压力。

资产质量方面,居然智家的应收账款规模较大,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为13.25亿元。同一时期,居然智家的存货为7.41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6.6%。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较2024年同期下降3.23个百分点。拉长时间线看,2022年上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该指标分别为14.57%、11.71%和9.39%,呈现持续下行趋势。

居然之家实控人跳楼再回顾:中国商业界的一个悲怆注脚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面对持续下滑的盈利能力与高企的债务压力,居然智家的转型之路正陷入“新旧交替”的困境。一方面,数字化平台虽规模扩张却难挽利润颓势;另一方面,低毛利的零售业务虽撑起营收半边天,却无法弥补传统租赁模式萎缩带来的利润缺口。①

曾为家居行业翘楚

董事长汪林朋生于1969年,湖北黄冈人,1990年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会计系。1999年全国华联商厦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等33位股东共同投资设立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委任年仅30岁的汪林朋为总裁。

2001年,汪林朋助力公司完成改制。2002 年,居然之家创新性地推出 “先行赔付” 服务理念,逐渐成为北京家居界的领导型企业。2015年,汪林朋通过中天基业收购其他自然人股东股权,一举成为居然之家实控人。同年,注资1亿元成立了居然新零售。

2018年1月,居然控股将其持有的居然新零售38.5%的股份转让给霍尔果斯慧达装饰、霍尔果斯慧鑫达建材、可克达拉兴达建材,前两家公司由居然控股完全持股,后一家由汪林朋完全 持股。上述股权的集中和转让,为汪林朋个人财富增值奠定了基础。

2018年2月,居然之家成功引入阿里巴巴、云锋基金、泰康人寿等知名机构的战略投资,融资额高达130亿元,同时出让36%的股权。

据“斑马消费”2019年发文统计,2018年3月,居然之家以增资扩股的形式引入21家外部股东,再由汪林朋实控的慧达装饰、慧鑫达建材、兴达建材向这21家股东转让股权。通过这一轮股权转让,汪林朋控制的这3家公司合计套现约52亿元,而汪林朋个人享有的权益金额接近50亿元。这21家外部投资股东中,就有多家湖北籍、特别是黄冈籍的企业家,如泰康保险的陈东升、东亚实业的毛振华,以及湖北财政厅实控的天风证券等。

2019 年,居然之家借壳武汉中商在深交所上市,上市后,汪林朋直接持有公司6.55%的股权,其一致行动人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2.68%,霍尔果斯慧鑫达建材有限公司持股12.70%。通过直接间接持股,汪林朋合计持有公司61.93%的股权。

而当时的武汉中商的市值仅有15亿元,交易作价则高达356.5亿元。武汉中商当然没有足够资金去收购居然之家,所以按交易总价估算出的股权比例,汪林朋或其控制的公司受让武汉中商的股权,其直接、间接持有了武汉中商61.93%的股权,而武汉中商的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从43%骤降至1.7%。这就是所谓“反向收购”“借壳上市”的大概套路,关键在于,经过这一番操作,武汉中商的控股就从国资变成了个人。

上市首日,公司收盘市值达到630亿,一度成为A股市场家居卖场第一股。汪林朋身家也达到368亿元,一跃跻身当年新湖北首富。

上市后的主要事情就是分红

据居然智家财报,2020年至2023年,公司对现金分红金额(不含其他方式)分别为3.39亿元、10.48亿元、13.02亿元和3.89亿元,而同期可分配利润分别约 3.41亿元、10.49亿元、13.49亿元和4.05亿元,分红比例常年接近100%。

居然之家实控人跳楼再回顾:中国商业界的一个悲怆注脚

图源:公司财报

尽管同期居然智家的扣非净利润持续下滑,但分红比例却丝毫不减。

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汪林朋对居然智家的直接或间接持股比例约41.65%,2020年至2023年的合计现金分红超30亿元,按持股比例看,汪林朋自然是分红的最大受益者。

但同期居然智家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却在持续减少,从2020年末的74.49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31.07亿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则从15.44亿元增长至40.77亿元。

截至2024年末,居然之家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进一步增长至46.3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则下滑至21.81亿元。

如此分红方式,获得了“利润全分红”“发展靠举债”的称号。而限售股解禁后,汪林朋及其一致行动人迅速启动减持套现。

2023年6月30日,居然之家解禁34.87亿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占总股本比55.46%。据公司公告,控股股东于2023年7月3日、7月4日、7月5日、7月7日通过大宗交易合计减持1.25亿股,占总股本的1.99%。

2023年11月17日,居然之家又宣布,金隅集团以22亿价格购入10%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而居然控股对上市平台居然之家的持股比从36.22%降到26.22%,汪林朋当时持有居然控股94.014%的股权,按此计算,此次交易汪林朋套现约20.98亿元。

如此分红套现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偿债压力。根据公司年报披露,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居然智家的资产负债率为57.07%,其中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与短期借款合计为46.91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16.74亿元,同比下降35.68%,使得现金短债比降至0.36。带息负债合计接近92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与带息债务的比例仅为0.02。

现金流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企业造血能力持续减弱,投融资活动亦处于净流出状态。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26.35亿元,同比下降31.31%,较2021年的57.01亿元大幅下降53.78%。投资活动现金流近五年持续净流出,2023年同比骤降232.79%至-29.68亿元,2024年虽回升至-5.46亿元,但仍在失血。筹资活动现金流在2024年净流出30.12亿元,同比下降29.00%。经营现金流入减少与投融资现金净流出的叠加效应,导致公司整体现金流趋于紧张。

居然之家实控人跳楼再回顾:中国商业界的一个悲怆注脚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偿债能力方面,居然智家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呈现持续下滑趋势。从2020年到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由1.25下降至0.58,远低于2.00的常规安全线;速动比率则从1.1下降至0.45,同样不及1.00的安全线,意味着其在短期内可能难以依靠现有流动资产覆盖短期负债,财务压力进一步加大。

居然之家实控人跳楼再回顾:中国商业界的一个悲怆注脚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在企业面临财务压力的背景下,控股人汪林朋令人意外的身故对企业可能形成双重冲击:一方面,核心决策者的突然缺位加剧了战略转型与债务化解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该事件可能进一步削弱投资者信心,放大市场对企业经营延续性的担忧。②

转型未完成即入后创始人时代

在战略转型布局上,居然智家开始求变。

2016 年成立居然设计家布局电商平台,2021 年数字化平台洞窝上线。在智能家居领域,2019 年成立智能家居服务平台居然管家,2023 年首家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开业,2024 年公司更名居然智家加速布局,还与华为等合作探索 AI 家居新生态。

2025 年 2 月,董事长汪林朋披露企业数智化转型三大战略级布局,包括 AI 智能装修、通用智能家居系统及家居垂直大模型,计划打造家居界 “数字基建”。③

这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转型成果。如向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升级,打造“人、车、家”三位一体的智能生活新场景。2024上半年,积极拓展合作品牌,新增合作品牌 216 个,组织召开门窗生态大会,挖掘智能家居及电器、系统门窗、高定、进口家具、家纺床品、餐厨用品等品类资源。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北京通州智能家居体验中心招商率达 97.5%,智能家居及电器面积占比达 15.6%、销售净额占比达 24.4%。

公司还是国内第一家为家居大件的 仓储、加工、配送、安装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专业服务商。居然之家天津物流园早在2021年底就投入运营,通过与经销商数据互联互通,实现智能配单,开创了仓储免费、按销售计费的物流新模式。④

2025 年 4 月 17 日,居然智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 CEO 汪林朋家属的通知,其于近日收到由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汪林朋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

在汪林朋被留置期间,居然智家董事会已经推举居然智家董事、执行总裁王宁主持业务。

4月19日公司再发公告称,近日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系统查询到实控人汪林朋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截至公告日,汪林朋、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霍尔果斯慧鑫达建材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5.97% 、26.47% 、11.48% ,累计持有43.93%股份,而后两者与汪林朋为一致行动人。

7月28日晚,居然智家再发公告,确认了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汪林朋坠楼身亡的消息。此时汪林朋57岁,其身家曾高达350亿元。

居然之家实控人跳楼再回顾:中国商业界的一个悲怆注脚

汪林朋去世后居然智家在7月28日晚的公告中表示,公司全体董事推举董事、执行总裁王宁暂代履行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CEO、董事会战略和投资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预算委员会主任委员职责,“日常经营管理由高管团队负责。”这意味着王宁正式上位。

王宁是居然之家老员工,1999年几乎与原董事长汪林朋同时加入居然控股。

后来在居然控股一路升职,位居副总裁,总裁等。在居然智家官网,公司介绍王宁是行业变革推动者、战略布局者和勇于创新者,并把王宁视为居然智家携手阿里巴巴开启家居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的推动者,而海外市场拓展、国内三四五线城市下沉,以及自研的数字化家装家居产业服务平台“洞窝”等公司战略型动作,也都打上了王宁“标签”。⑤

10月13日,居然智家发布公告,因原实际控制人汪林朋逝世,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其配偶杨芳。杨芳通过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及遗产继承方式获得公司股份,目前已合计控制27.3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3.93%。

公告同时提及,汪林朋持有的中天基业100%股权已完成工商变更,现由杨芳持有;此外,汪林朋原直接持有的公司3.72亿股股份(占总股本5.97%)及其他相关股份的过户手续,目前仍在办理过程中。

至此,后汪林朋时代的居然智家公司治理上有了掌舵者,股权继承上也有了后来人。意味着后汪林朋时代正式开启。

企业家坠楼令人警醒

2025年上半年的企业家坠楼名单触目惊心:

4月:纺织巨头毕光钧(56岁)于绍兴坠亡;

6月:西子电梯董事长刘文超(54岁)在杭州跳楼。

7月: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53岁)因10亿债务破产清算前跳楼。

这些曾叱咤风云的行业领袖,为何在正值盛年时期密集选择极端方式退场?其背后深层原因是行业塌陷的裹挟。

以居然智家的汪林朋先生为例,其身后的家居行业在地产寒冬背景下是一片萧条。同行业的红星美凯龙2023年被厦门国企建发股份以62.86亿元收购控制权,2025年5月14日,车建新因接受调查被留置,至今未归。7月24日,立足于西南区域、年利润7亿元的富森美家居创始人刘兵被留置。

拥有27年历史、被称为“国内家装第一股”的东易日盛,在2024年面临资金链断裂,导致上千家庭装修停滞,其总部大楼也于2025年初被拍卖;2025年6月,由4位清华学霸创立的知名家装公司住范儿暴雷,装修工地成为烂尾现场。而坐拥百家直营门店、年营收曾超过20亿的华南地区整装品牌企业“靓家居”,近日突然宣布因资不抵债而停止经营,更有消息称该公司创始人曾育周已于2025年7月17日凌晨坠亡。

巨头创立的家装公司也没有免俗——贝壳旗下的圣都装饰,宣布不再承接新业务,并在不少城市闭店;字节跳动旗下运营仅14个月的住好家,早在2024年初便已停止签单……数据证实了行业的整体颓势:2023年全国家具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2.7%。而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已回到2006年的水平。房地产的日渐式微,使得深度依附其上的家居产业也随之崩塌。

汪林朋们的悲剧集中于房地产关联产业:家居、建材、纺织、电梯等。2024年房地产投资暴跌12%,引发全链条崩塌。居然之家2024年净利润骤降41%,核心业务“租赁管理”收入近乎腰斩。

当行业出现系统性崩盘,个体老板的努力就显得令人绝望。汪林朋先生的遭遇也显现了中国民企老板的宿命。

中国民企老板通常面临无法体面退出的绝境,对公司有无限连带责任:中国70%民企贷款需老板个人担保。曾育周变卖所有资产仍无法偿债,刘文超挪用家庭积蓄支付员工社保;故中国企业家破产即“社会性死亡”,除了账户冻结,还有子女牵连、舆论羞辱,从“首富”到“老赖”的断崖式跌落,熟人社会中的羞耻感远甚于一般人。像汪林朋被留置调查后,3.72亿股遭冻结,即使解除留置,“责令候查”仍高悬头顶。

他们大多表面看似风光,人前扮强者,身后的脆弱如若公之于众,常被视为耻辱,所以他们只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扛在肩上,刘文超遗言“扛不住300个家庭的社保”,而汪林朋身上,则系有居然之家2万员工的生存纽带。

另外像汪林朋们可能还因借壳上市时被疑“国有资产流失”的历史原罪,当你出问题时可能一切旧账都会被翻出。当躺平意味着牵连他人,坚持又注定难以为继,走极端最后往往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 正如一位创业者所言:“跳楼是我最后能自主决定的事。”

汪林朋们的结局,不是对“躺平”的背书,而是对畸形商业文明的血泪控诉。“当高楼成为绝路,我们是否集体推了一把?”当行业周期、制度缺陷、文化偏见形成合围,企业家被逼至“卷是慢性自杀,躺是即刻死亡”的墙角。真正的出路不在个体选择,而在构建容错、可退、敬重失败的生态。毕竟,一个视破产为耻辱的社会,最终将失去敢于冒险的创业者。拯救企业家,就是拯救中国经济最后的火种。⑥

所以汪林朋先生的离世,是中国商业界的一个悲怆注脚。

[引用]

①(传统租赁主业拖累业绩,第二曲线难支,居然智家上半年净利润几近腰斩 新浪财经2025-10-21 来源:证券之星 夏峰琳)

②(汪林朋意外离世、曾套现40亿!居然智家资金告急,痛失董事长后如何破局自救 新刊财经2025-07-29 作者 | 魏思)

③(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被留置,家居建材行业走向几何?2025-04-18 )

④(汪林朋被留置,居然智家遇小波澜? 新浪财经2025-04-27 作者:张戈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⑤(“家居首富”离奇去世,“蛇吞象交易”惹的祸? 2025-07-29 来源: 阿尔法工场 )

⑥(大佬跳楼背后:从汪林朋之死看企业家的绝路与困局 新财世界2025-08-07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4k96u6.cn/3632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